杭州心理咨询

如何对待焦虑

咨询项目:杭州心理咨询  发布:杭州绿岛心理咨询中心  发布时间:2015-01-02

  焦虑泛指一种模糊的、不愉快的情绪状态,具有忧虑、惧怕、紧张、苦恼和不安等特点。容易焦虑的人有一种思维模式,未雨绸缪,杞人忧天,也就是将未来的痛苦,提前预支到今天来品尝,这种人关注的焦点总是未来,而不是今天。“如果我考研,就会更难嫁人,因为男人不喜欢比自己学历高的女性……”“过去两周我有点心慌。如果按原计划旅行,在旅途中撑不住怎么办?”“如果孩子不上好的幼儿园,就不会升入重点小学,就考不上好中学……”
  是什么导致焦虑的出现?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,焦虑就像一棵大树,导致它成长的是多条根。焦虑不像恐惧、愤怒、悲伤等,是一种单一的情绪状态,而是综合性的情绪,与性格、环境、家庭等因素关系密切,甚至受饮食营养等间接影响,还可能与脑生理机能的改变有关。因此,了解焦虑形成的原因,才能帮助我们改变对待焦虑的态度,不再预支痛苦。

  和烦恼共处
  如何对待焦虑?北师大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翔平认为:接受焦虑,并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它,就能和焦虑和平相处。例如即将来临的高考,考生紧张或不紧张,都可能答不好或答好。人们对待自认为不好的情绪,通常有两种态度:一种是总想尽量调节,并尽快改变它;另一种是直接应对具体问题,而不是一定要先把情绪问题解决掉。他认为,如果把注意力的焦点放在对付问题上,问题解决了,情绪问题通常也会缓解。
  另外,我们有时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:明明已经准备充分,胸有成竹,结果事到临头,又变得大脑短路,一片空白,从而焦躁不安。其实,这种现象完全是正常的。这只是大脑在提醒你,它的信息神经元暂时还没建立好联系,但绝不会永远短路下去。如果这时你闭上眼,深呼吸,或者在桌子上趴5分钟,自在地和焦虑相处一会儿,又有什么不好呢?再睁开眼睛的时候,你应对问题的思维又会启动,也许还会更加活跃。

  适度焦虑使人进步
  只有在适度焦虑的帮助下,我们才会取得成功。适度焦虑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,比如提高学习效率,更有效地应对问题,重视困境,提防疏漏。要学会并适应焦虑与我们相伴,只是不要让它总是错误地预警。当它在提示我们注意危险时,我们不妨辨别一下:是不是真那么危险?有没有夸大?焦虑是我们心中自我监控的朋友。
  如果我们把“朋友”的提醒当成一种建议,然后把处理问题的主动权留给自己,对自己说“我会考虑你的建议,也可以稍微责怪一下自己。我会尽力去争取,但最终的结局并不完全取决于我……”这样,你就可以在和焦虑共存中不断进步。

  让身体寻找放松
 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,发现应对考试,人们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:一种是正常发挥型,一种是失常发挥型。有趣的是,两种人的共同点是,进考场都可能手心冒汗、心跳加快;而不同处是,失常发挥型的人觉得自己的身体反应是有害的,因此要费好大劲排除;而正常发挥型的人则不予理睬,觉得大家都这样,于是过一会儿自然就好了。
  有许多修炼性情的方法,让我们和焦虑和平相处。几乎所有的身心灵修炼都注重重新认识自我和情绪。这些修炼的基本原理都是建议人们观照而不是沉浸于当下的情绪,并进行自我调节。比如,利用冥想创造的空间,确认自己的情绪,命名它,然后退后一步审视它。如果判断这种情感是负面的,极端的,也不要压抑它,而是努力把它转化成积极的情感,重新找回内心的从容平和。
  有一些简单的放松方法,可以帮助我们在焦虑时找到舒适感:首先深呼吸,最好是腹部深呼吸。吸气时数一,呼气时数二,用几秒钟时间注意自己的感觉,然后放松。先放松你的脚趾,然后再放松整个足部。重复一遍。再放松小腿、大腿、腹部、胸部、双手、双臂、双肩、脖子、后脑、耳朵、脸、眼睛,按照此顺序依次放松一遍,大概用10分钟~20分钟。放松之后再面对你要处理的问题,就会感到非常松弛。

  适当焦虑提高生活质量
  关于如何应对焦虑,法国精神内科医生克里斯朵夫·安德鲁在他的著作《小焦虑和大恐惧》中,提出了自己的观点,并接受了本刊的采访。
  焦虑到底是否可以避免?
  焦虑几乎和我们如影随形。它是全人类的共通点,是预示危险、增强警惕性的预警讯号。但不幸的是,有时它也会有点过分。约会前,稍微有点不安,并不是什么坏事,它会让你早早做好准备出发,不会迟到误点,见面时也会表现得认真。但话又说回来。如果你心神不宁,提前两个小时就出发了,就是为了不让那个“重要人物”等你。哪怕一点点意外,比如路上车多了些,天空开始飘雨星……种种这些都会让你抓狂,觉得所有人都在和你作对,那么焦虑就变成“不能承受之轻”了。“好的”焦虑和“坏的”焦虑的区别是:后者来得过于频繁,而且是因为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。
  ■ 会不会同一件事,让一些人仅仅忐忑不安,而让另一些人焦躁万分呢?
  当然。因为焦虑不是妄想,而是对现实问题的夸大。每个人夸大的程度不一样。
  ■ 恐惧症、害怕他人和强迫症三者之间,有没有共同点?
  所有这些都是焦虑的表现。十之八九,这些人都会有夸大而且持续不断的焦虑:沮丧,害怕各种社会关系,各式各样的恐惧症。对一个已经焦虑不安的人来说,非常严格的要求,有序、整洁、守纪,都会诱发强迫症的危险,比如不停地洗手,过一会儿就要看看水龙头关了没有,等等……有些自身非常焦虑的家长,也会把恐惧症的行为渗透到孩子身上,因而让孩子产生害怕被关禁闭,害怕生病、害怕动物等等的焦虑。

  ■ 焦虑的好处是什么?
  实际上,焦虑的人也有许多优秀品质:焦虑让他们注意一切风吹草动,察言观色,具备提前准备、做好预防的习惯,也让他们的思维又快又灵活。如果焦虑并没有带来生理上的影响,那么这还是“正常的焦虑”,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。
  ■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焦虑呢?
  有一个简单而基本的办法:试着跳出来,与你担忧的问题保持一点距离。同时问自己3个基本问题——“我的悲观预期一定是真的吗?我是不是真的在自寻烦恼?在这种情况下,我能采取什么有效措施?”当然,如果焦虑过于严重,悲观的想法难以压制,那么,就要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心理治疗了。

温馨提醒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心理咨询范围: 心理医生咨询 青少年心理咨询 婚姻情感咨询 心理健康 职场咨询 性心理咨询 城市心理咨询
预约/咨询
咨询电话咨询电话
0571-86433196
手机咨询手机咨询
13306538268
微信咨询微信咨询
留言咨询留言咨询
回到顶部
心理咨询留言
关闭
咨询热线
0571-86433196